22-03-09 10:53 发布者: 浏览次数:次
应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副校长刘勇胜教授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香港大学讲座教授和西北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赵国春教授为我校师生作学术报告。
报告题目:前板块构造与大陆起源
报告人:赵国春 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
报告时间:2022年3月1日(星期二)下午2:30
报告地点:腾讯会议ID 419218478
报告人简介:
赵国春,1985年和1988年在原长春地质学院(现并入吉林大学)分别获得学士和硕士学位,2000年在澳大利亚科廷大学获得博士学位,现为香港大学讲座教授和西北大学长江学者讲座教授。主要从事前寒武地质和超大陆研究,代表性学术成果包括:(1)率先提出全球大陆在20-18亿年期间相互拼合形成一个超大陆,并建立了该超大陆的重建模型;(2)在华北发现了两条18.5-19.5亿年喜马拉雅型陆-陆碰撞带,并提出华北基底是由若干微陆块在早元古代拼合而成;(3)重建了东亚陆块群从Rodinia超大陆裂解至Pangea超大陆形成的构造演化过程和古地理位置,并提出Pangea东亚重建新方案。1998年以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SCI总引5万余次,H-index高达130。2004年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海外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基金重大项目“Pangea的东亚重建”首席科学家,2014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项目“华北克拉通早元古代拼合与Columbia超大陆形成”的第一完成人,同年当选为美国地质学会(GSA)会士,2017年获得教育部颁发的长江学者讲座教授,2018年获发展中国家世界科学院TWAS地球科学奖,2019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院士,2020年当选发展中国家世界科学院(TWAS)院士。2010-2022年担任国际主流SCI刊物Precambrian Research主编。
报告中赵国春院士系统总结了利用板块构造理论机制来解释地球早期大陆地壳形成存在的几点挑战,进一步综述了利用现存的几种前板块构造理论来解释早期地壳成因的可能性及存在问题。然后,赵国春院士倾向于选择用地幔柱理论模型来解释早期大陆地壳形成,尽管这一模型存在着严重缺水这一关键问题,更多的研究工作亟待开展。最后,赵国春院士呼吁广大青年学者和学生能关注早期地壳成因这一重大科学问题。
电子邮箱为:kangchen@cug.edu.cn
通讯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鲁磨路388号地质大学东区国家重点实验室
邮政编码:430074 您是第:位